智能安全帽面向电力、基建工程等高危作业场景,针对传统安全帽功能单一、缺乏实时监护及精准定位能力的问题,集成5G/4G与WAPI双模通信、北斗RTK+UWB室内外融合定位技术,支持i国网移动应用远程音视频监护及后台AI智能分析。机械防抖摄像头保障复杂环境作业画面稳定,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更换壳体,满足30个月安全使用周期。提升作业安全管控精度,强化应急响应效率,助力电力作业智能化升级。
规格 | 参数 |
---|---|
通讯方式 | 蓝牙/5G/WAPI/WIFI |
内存 | 内置TF卡,最大支持256G |
定位方式 | 北斗/GPS、RTK高精定位 |
工作时长 | 本地录像不低于6小时 |
远程持续视频录像 | 不低于4小时 |
摄像头像素 | 1200万 |
工作温度 | -20~+55℃ |
动环监控装置
动环监控终端与传感器系列,可对变电站、配电房内的温湿度、水位、有毒有害气体等环境参数进行实时采集。通过与空调、水泵等设备联动,实现环境条件的智能调节。同时,产品支持将采集数据快速传输至服务网关机或综合应用主机,帮助用户及时掌握环境状况,为设备稳定运行与环境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无线汇聚装置
无线汇聚装置部署于变电站,是一款无线传感数据采集装置。针对传统无线传感器数据传输易泄露、组网灵活性差、配置效率低等问题,设备采用全国产化设计,支持E语言文件转换、数据加密传输及设备双向认证,该装置通过自组网多跳通信实现链状/树状灵活组网。通过动态调节传感器休眠周期与频点参数,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实现低功耗高效采集,为变电站物联网系统提供安全可靠、可灵活扩展的无线数据汇聚方案。
AI边缘网关装置
AI边缘网关装置面向配电房智能监控场景,针对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实时性差、安全隐患难预警等问题,基于边缘AI计算技术,集成多路视频采集、智能行为识别、设备环境监测及传感器联动控制功能,实现风机/水泵自动启停、告警信息主动推送与参数自适应配置。通过北向接口与TTU终端无缝对接,将设备状态、视频流、环境数据和巡检结果统一上送至配网运维平台,构建"端-边-云"协同的配电房智能巡检体系,提升运维效率40%以上,降低人工巡检风险,助力配电网数字化转型。
蓄电池监测装置
蓄电池智能监测装置应用于后备应急电源蓄电池智慧运维系统,可有效规避人工巡检效率低、安全隐患难预警的问题。该装置能实时监测电池单体及整组电压、内阻等核心参数,依托智能分析与远程管理功能,精准评估电池健康状态,提前预警潜在风险。通过智能化运维,可显著降低故障发生率,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大幅提升运维效率与供电安全性。
油液监测装置
以油液情况作为设备健康监测的关键切入点,通过实时采集磨粒尺寸、数量、油液粘度及水分含量等关键数据,准确评估设备当前运行状态,并分析其未来变化趋势。借助对油液数据的深度分析,能够提前发现潜在故障隐患,为设备维护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企业可依据监测结果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减少非计划性停机风险,有效提升设备可靠性与使用寿命,降低整体运维成本。
局放监测装置
产品覆盖特高频、高频、超声波、地电波等多维度局放监测技术,种类齐全。适配变压器、GIS、高压开关柜、电缆等多种电力设备,满足不同场景检测需求,可从多频段、多角度全面监测电气设备局放,精准捕捉潜在故障,为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筑牢防线。
数字化表计装置
电力智能化运维的核心数字化表计装置包括避雷器泄漏电流监测传感器与 SF₆密度表。避雷器泄露电流监测传感器运用高精度传感技术,实现对避雷器泄露电流的实时数字化监测,便于运维人员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预警,辅助降低设备故障风险。SF6 密度表采用先进检测技术,精准测量高压设备内 SF6 气体密度,通过智能分析识别因气体泄漏或环境因素导致的密度异常情况,并及时发出告警,为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助力提升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水平 。
视频智能分析装置
视频智能分析装置专为 500(330)kV 及以上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打造,可无缝接入多种巡视装置的视频图像数据。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与自研 100 + 种算法,精准提取目标特征,快速识别设备缺陷、人员违规、环境隐患等问题。通过智能诊断预警并给出处理建议,实现高效远程运维,有效提升大型变电站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产品通过国家电网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针对 500(330)kV 及以上变电站远程智能巡视系统检测。